羚羊角

羚羊角

羚羊角

类别药食两用菜谱收录 3 种做法
别名泠角
用量内服:煎汤,1.5至3克,宜先煎2小时以上;研末,每次0.3至0.6克;或磨汁,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汤或磨汁涂敷;或研末调敷。

羚羊角相关菜谱

羚羊角原料介绍

羚羊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。赛加羚羊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,在我国公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。

全年均可捕获,捕得后,将角从基部锯下。削成薄片,或磨民粉末。野生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严禁捕猎。

羚羊角呈长圆锥形,略呈弓形弯曲,约长15至33厘米,类白色或黄白色,基部稍呈青灰色。嫩枝透视有“血丝”或紫黑色斑纹,光滑如玉,无裂纹。除尖端部分外,有10至16个隆起环脊,间距约2厘米,用手握之,四指正好嵌入凹处,习称“握之合把”。基部直径3至4厘米,内有坚硬的角柱,习称“骨塞”,长约占全角的1/3至1/2,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,从横断面观察呈结合部呈锯齿状,对光透视,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直通角尖,习称“通天眼”。质坚硬。气无,味淡。

以质嫩、色白、光润,有血丝裂纹者为佳。

羚羊角适用人群

脾虚慢惊禁服。

羚羊角制作提示

1温热病高热烦躁,神昏谵语,痉厥抽搐者,可与钩藤、菊花、生地、竹茹等配伍。

2肝火上炎,目赤肿痛羞明者,可与龙草、黄芩、栀子、草决明等到相伍。

3肝火上冲,胃气不降,卒然吐血者,可与大黄、肉桂配伍。

羚羊角食疗作用

羚羊角味咸、性寒,归肝、心经;

质重镇降;具有清热镇惊,平肝熄风,明目退翳,凉血解毒的功效;

主治热病高热烦躁,神昏谵语,痉厥抽搐,小儿惊风,癫痫发狂头痛眩晕,目赤翳膜,热毒下血,斑疹,疮毒。

羚羊角相关内容

《说文》:“大羊而细角,从鹿。”《尔雅》:“似辜而大,角员锐,好在山崖间。”药用其角,故名羚羊角。

以上是羚羊角的介绍
菜谱大全
食疗菜谱
食材大全
日常生活类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