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。北柴胡多年生草本,生于向阳旱荒山坡、路边、林旁灌木丛或草丛中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和华中地区;狭叶柴胡多年生草本,生于干燥草原、向阳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处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广西等地。
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土,晒干。
1.柴胡(北柴胡)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,稍直或略弯曲,长6至15厘米,直径0.3至1.2厘米,常有分枝,根头膨大,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叶基,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、支根痕及皮孔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黄白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辛。
2.狭叶柴(南柴胡)胡根呈细长圆锥形,不分枝或下部稍分枝,长5至14厘米,直径0.3至0.8厘米,近根头处具有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,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。表面红棕色或深褐色,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略平坦,呈淡棕色,气微香,且具油腥气。
以根条粗长,无茎苗,须根少者为佳。
真阴亏损、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。
1解热生用量宜大,升阳生用量宜小;疏肝解郁宜醋炒,阴虚骨蒸宜鳖血炒。
2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,表面密生环节,有毒,不可当柴胡用。
3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、羌活等同用。
4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,邪在少阳、寒热往来,常与黄芩、半夏等同用(如小柴胡汤)。
5对疟疾症,柴胡又可与草果、青皮等配伍应用。
6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,均可与当归、白芍、香附、郁金等药同用。
柴胡味苦、辛,性微寒;归肝、胆经;微香升散;
具有清热解表、和解少阳,疏肝解郁,升阳举陷的功效;
主治外感发热,寒热往来,疟疾,黄疸,胸胁胀痛,头痛目赤,耳聋口苦,月经不调,脏器下垂,脱肛阴挺。
柴胡与皂荚、女莞、藜芦相克。
柴,古作“茈”,后从木则为“柴”。《纲目》云:“茈胡生山中,嫩则可茹,老则采而为柴,故苗有芸蒿,山菜,茹草之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