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精

黄精

黄精

类别药食两用菜谱收录 49 种做法
别名老虎姜、白及、兔竹、垂珠、鸡格、米脯、菟竹、鹿竹、重杰、生姜、野生姜、土灵芝、马箭、戊己芝
用量内服:煎汤,10至15克(鲜品30至60克);或熬膏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,熬膏涂,或浸酒搽。

黄精相关菜谱

黄精原料介绍

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、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。黄精为多年生草本,生于山地林下、灌丛或山坡的半阴处;多花黄精生于山林、灌丛、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,或人工栽培;滇黄精生于林下、灌丛或阴湿草坡。

栽后3年收获,9至10月挖起根茎,去掉茎杆,洗净泥沙,除去须根和烂疤,蒸至透心后,晒或烘干。

1.黄精根茎呈结节状类圆柱形,一端粗,一端渐细,全形略似鸡头,长2.5至11厘米,粗端直径1至2厘米,细端直径0.5至1厘米,环节明显,节间距离0.5至1.5厘米,有较多须根和根痕。表面黄棕色,有的半透明,具皱纹。质硬脆或稍柔韧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颗粒状,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,气微,味微甜。

2.多花黄精根茎呈连珠状或块状,稍带圆柱形,直径2至3厘米。每一结节上茎痕明显,圆盘状,直径1厘米。圆柱形处环节明显,有众多须根痕,表面黄棕色,有细皱纹。质坚实,稍柔韧,易折断,断面颗粒状,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散列,气微,味微甜。

3.滇黄精根茎肥厚,呈姜块或连珠状,直径2至4厘米以上,每一结节上茎痕明显,圆盘状,稍凹陷;须根较多,常突出,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,环节明显,有不规则纵皱。质实,较韧,不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平坦,颗粒状,有众多深色维管束小点,气微,味甜,有粉性。

黄精宜搭食材

黄精 + 鹿肉 可强身健体、补肾壮阳详情»
黄精 + 枸杞子 可养精气详情»
黄精 + 鸡肉 可养血补气、润发黑发详情»
黄精 + 首乌 可降血脂详情»

黄精营养分析

黄精含粘液质、淀粉、糖分、蒽醌类化合物、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等成分。药理研究证明,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故增强人体抗病能力。黄精还有抗菌、降压、抗衰老、丽容颜、强精力的作用。

黄精适用人群

中寒泄泻及痰湿痞满者禁服。

黄精制作提示

1咳嗽日久或虚劳久咳,干咳少痰,短气乏力,气阴两虚者,可与沙参、麦冬、川贝母、百部等同用,以增滋阴润肺、化痰宁嗽之功。

2脾胃气虚,症见面黄神疲,食少倦怠者,可单用久服,或与党参、山药、白术、陈皮等同用,以增健脾益气之功。

3腰膝酸软,阳痿遗精、头晕眼花,须发早白,小儿五迟等, 皆可配伍应用,临床多与枸杞子等同施,以增补肾益精之功。

黄精食疗作用

黄精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;

质润醇浓,可升可降;具有健脾益气,滋肾填精,润肺养阴的功效;

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干咳;脾虚食少倦怠乏力,口干消渴;肾亏腰膝酸软,阳痿遗精,耳鸣目暗,须发早白,体虚羸瘦,风癞癣疾。

黄精食物相克

黄精忌酸、冷食物。

黄精相关内容

本品色棕黄,得坤土著人之精粹,故名黄精。《纲目》云:“黄精为服侍食要药,故《别录》列于草部之首,仙家以为芝草之类,以其得坤土之精粹,故谓之黄精。《五符经》云,黄精获天地淳精,故名为戊己芝,是此久也。鹿竹、菟竹,因叶似生而鹿兔食之也。”又《本草蒙筌》云:“根如嫩姜,俗名野生姜,九蒸九晒,可以代粮。”

以上是黄精的介绍
菜谱大全
食疗菜谱
食材大全
日常生活类查询